中南大学 “莲” 接你我,探索美育实践新路径
在中南大学的校园里,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活动 ——“‘莲’接你我,躬耕实践” 校园水景环境改造劳动课堂,不仅为校园增添了一抹生态亮色,更在不经意间成为美育实践的生动样本,为申办美育实践工作坊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2024年12月6日下午3点,校本部观云池边热闹非凡。本次活动由后勤保障部党委、学生工作部(处)主办,修建服务中心党支部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承办。后勤保障部党委书记乔硕功等领导老师出席,不同学院的同学们踊跃参与,共同开启这场充满意义的劳动之旅。
活动开场,武汉大学的吕田老师带来了水生植物知识盛宴。在理论课堂上,吕老师分享团队在韶山毛主席故居水塘种草的成功经验,将水质提升至 Ⅰ 类,打造出与伟人故居相得益彰的生态景观。同学们听得入神,改善观云池水质的决心愈发坚定,为后续实践筑牢了知识根基,这也是美育中知识普及与审美引导的重要环节,让学生们从认识自然之美,进阶到思考如何塑造生态之美。
紧接着,动手实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。观云池岸边,同学们两两一组,分工协作。挖土、栽种、踩紧泥土,寒风也无法阻挡大家的热情。150 株睡莲苗在池岸 “安家”,同学们的成就感溢于言表,纷纷拍照留念,约定见证睡莲绽放。后勤、学工和材料院的领导老师们也参与其中,师生共同为校园生态添砖加瓦。这一过程中,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,感受自然材料的质感,在劳作中培养耐心与专注,以双手塑造校园景观,将对美的想象具象化,是美育实践中极具创造性的体现。
劳动结束后,栽种完成的同学们喝着姜汤,填写调查问卷分享活动体验。来自材料院的孙欣怡同学表示,大四离校前能参与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,自己的劳动为校园留下独特印记。问卷收集的反馈为后续活动改进提供方向,更体现出活动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正向引导,这是美育实践在育人层面的重要成果,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责任与归属感,提升对美的感知与创造能力。
此次劳动课堂,深度融合了劳动教育与生态美育。同学们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,更在劳动中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,实现了从劳动实践到审美体验的升华。中南大学 “莲” 接你我劳动课堂的成功举办,为美育实践工作坊积累了宝贵经验,期待以此次为契机,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美育实践平台,让更多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、创造美、传播美。